时间: 2025-05-03 18:0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07:51
住寺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居住在寺庙中”。它通常指的是僧侣、尼姑或其他人士在寺庙中居住和进行活动的行为。
“住寺”这个词汇源自汉语,其中“住”意味着居住,“寺”指的是寺庙。在传入后,这个词汇逐渐形成并被广泛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成为描述僧侣生活方式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寺庙不仅是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和教育的中心。因此,“住寺”不仅意味着**修行,也意味着参与文化和教育活动。在社会背景中,住寺的人通常被视为有着高尚的道德和精神追求。
“住寺”这个词汇常常带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上的净化和提升。这种联想可能激发人们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观过一些寺庙,看到僧侣们住寺修行的场景。这种经历让我对“住寺”这个词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住寺”:
晨钟暮鼓间,住寺心自安,
远离尘世扰,静修悟真禅。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古老的寺庙,僧侣们在其中居住和修行。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宁静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平和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monastery”(修道院)或“ashram”(静修所)。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有着相似的含义,但也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使用方式。
通过对“住寺”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也反映了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
1.
【住】
(形声。从人,主声。本义:停留)。
同本义(站住)。
【引证】
《后汉书·蓟子训传》-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 、 《后汉书》-春光已向梅梢住。 、 《南齐书·张融传》-融为中书郎,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 、 萧悫《春日曲水》-舞余香尚存,歌尽声犹住。
【组词】
住歇、 住滞、 住后、 住锡
2.
【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 、 《一切经音义》-寺,治也,官舍也。 、 《三苍 》-寺,官舍也。 、 《广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寺,官也。 、 《汉书·何竝传》。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令骑奴还至寺门。 、 《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城郭官寺。 、 左思《吴都赋》-列寺七里。
【组词】
寺正、 寺舍、 寺库、 寺省、 寺曹、 寺署、 寺卿、 寺棘、 寺丞
佛教的庙宇。
【引证】
《广韵》-寺,汉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于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白马寺。 、 杜牧《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组词】
寺宇、 寺刹、 寺主、 寺庵、 寺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