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1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16:49
词汇“周正”的深入学*和分析:
“周正”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形状、布局或行为端正、规范,没有偏差或瑕疵。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外表、举止或者事物的布局、结构等。
“周正”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周”有环绕、完整之意,“正”指正直、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正”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形式的规范和端正。
在**文化中,“周正”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相联系,强调行为和外表的适度和谐。
“周正”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秩序和规范,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周正”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表或行为,尤其是在需要强调其得体和规范性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心灵如字迹般周正,每一行都书写着真诚与坚定。”
在英语中,“周正”可以对应为“proper”或“decent”,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得体和适当,而不像“周正”那样强调形状和布局的规范性。
“周正”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外在的形式美,也反映了内在的秩序和规范。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周正”有助于提升沟通的准确性和效果。
1.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
2.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