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1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19:52
“从良”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字面意思是“回归善良”或“改邪归正”。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从不良行为或生活方式转变为正直、道德的生活状态。
在文学中,“从良”常常用来描绘角色的人生转折,尤其是在描述曾经的罪犯、妓女或其他社会边缘人物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追求更为正直的道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突然改变行为,放弃不良*惯。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它可能被用来讨论个人行为的转变和社会适应的过程。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个人行为转变时各有侧重点,但都围绕着道德和行为的改变。
“从良”一词起源于**古代,当时的社会非常重视道德和礼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特定的社会讨论中。
在**传统文化中,“从良”被视为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因为它代表了个人对社会规范的回归和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识。这种转变往往受到社会的鼓励和支持。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的,因为它代表了希望和改变。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虽然曾经迷失但最终找到正确道路的人,这种转变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朋友,他曾经沉迷于赌博,但最终决定从良,开始新的生活。他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改变的可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从良”:
在黑暗的尽头,他选择了从良,
如同枯木逢春,重获新生。
视觉上,“从良”可能让我联想到一个破旧的房间逐渐变得整洁,或者一个疲惫的面孔逐渐展现出希望的光芒。听觉上,可能是一首旋律从沉重转向轻快的音乐,象征着转变和新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edemption”或“reformation”,它们也表达了从错误中恢复并重新开始的含义。
“从良”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行为转变,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人改变的期待和接纳。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每个人都有改变和成长的可能,这种认识对于构建一个包容和理解的社会至关重要。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良】
(形声。本义:善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良,善也。 、 《诗·邶风·日月》-德音无良。 、 《诗·鄘风·鹑之奔奔》-人之无良。 、 诸葛亮《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
【组词】
天良、 驯良、 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