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4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5:15
惟利是趋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只追求利益”。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动机纯粹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道德、社会或伦理考量。
在文学作品中,惟利是趋 常用来批评那些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的人或企业。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只关心自己利益的人。在商业和经济学领域,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市场行为中的某些现象,如追求利润最大化。
惟利是趋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商业和利益追求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现代社会,但其核心含义——对利益的极端追求——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而惟利是趋** 则被视为一种负面行为。在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增加,反映了社会对商业行为的复杂态度。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贪婪、自私和不道德的行为。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深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或组织表现出惟利是趋 的行为,这可能会影响我们对其的信任和评价。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繁华的都市里,惟利是趋的人们,如同迷失的羔羊,在金钱的海洋中漂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商人在市场中的画面,强调他们对利益的追逐。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市场嘈杂的声音,象征着商业活动的繁忙和利益的争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profit-driven" 或 "money-oriented",但这些表达没有惟利是趋 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和历史背景。
惟利是趋 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行为中对利益的追求,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时不应忽视道德和社会责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商业和社会现象。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77回:“~,不顾后患。”
1.
【惟】
(形声。从心,隹(zhuī)声。本义:思考;思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惟,凡思也。 、 贾谊《治安策》-臣窃惟事势。 、 《汉书·张良传》-吾惟之,坚子固不足遣。
【组词】
惟思、 惟度、 惟念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3.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4.
【趋】
(形声。从走,刍声。本义:快步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趋,走也。 、 《礼记·王藻》-走而不趋。 、 《礼记·曲礼》-帷薄之外不趋。 、 《庄子·胠箧》-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 、 《聊斋志异·促织》-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 、 宋·苏轼《教战守》-步趋动作。
【组词】
趋蹑、 趋行、 趋走、 趋风、 趋趋、 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