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3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35:22
宴服:指在宴会、庆典或其他正式场合中穿着的服装,通常是指正式的晚礼服或正装。
宴服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在宴会等正式场合中穿着的服装。随着时间的推移,宴服的定义和款式也发生了变化,但始终保持其正式和庄重的特点。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宴服的款式和颜色可能有特定的含义和规定。例如,在西方文化中,黑色宴服通常被视为正式场合的标准着装。
宴服常让人联想到正式、庄重和优雅的场合,给人以高贵和尊重的感觉。它也可能唤起对过去时代华丽宴会的怀旧情感。
在参加婚礼或公司晚宴时,我曾穿过宴服,那种正式和庄重的感觉让我更加重视场合的礼仪和氛围。
在诗歌中,宴服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
宴服轻拂过岁月的长廊, 每一道褶皱都藏着往昔的辉煌。
宴服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华丽的绸缎、精致的刺绣和闪亮的珠宝。听觉联想可能包括宴会上的音乐和欢笑声。
在不同文化中,宴服的款式和颜色可能有显著差异。例如,在东方文化中,红色常被视为吉祥的颜色,而在西方文化中,黑色和白色更为常见。
宴服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正式场合的着装要求,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和时代的审美和礼仪。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宴服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传达正式场合的氛围和礼仪。
1.
【宴】
(形声。从宀(mián),妟(yàn)声。“宀”表示房屋,“妟”是“安”意思,也有表意作用。本义:请人吃饭喝酒,聚会在一起喝酒吃饭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当为宴飨正字,亦作醼,作讌。-宴,安也。 、 《易·需》。郑注:“宴,享宴也。”-君子以饮食宴乐。 、 《汉书·陈汤传》引诗六月-吉甫宴喜。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宾客大宴。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太守宴。 、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添酒回灯重开宴。
【组词】
宴犒、 宴赏、 宴饯、 宴好、 宴衍、 宴位、 宴笑、 宴娱、 宴饫;宴歌、 宴聚
2.
【服】
车厢。
【引证】
《考工记·车人》-大车牝服二柯,有参分柯之二。 、 《周礼·山虞》-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
负载;负荷。
【引证】
《墨子》-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