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3:21
词汇“三条烛”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或短语,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方言表达,或者是某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用语。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环境和上下文,我将尝试从几个可能的角度进行分析。
由于“三条烛”不是一个标准的中文词汇,我们无法给出确切的基本定义。它可能是指三根蜡烛,或者在某个特定语境下有特殊的含义。
如果“三条烛”是指三根蜡烛,那么它可能在仪式、庆典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出现。例如,在某些仪式中,三根蜡烛可能代表三位一体的概念。
由于“三条烛”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示例句子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构建:
如果“三条烛”是指三根蜡烛,那么同义词可能是“三根蜡烛”,反义词则难以确定,因为没有明确的反义概念。
由于“三条烛”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探讨其词源和演变。
如果“三条烛”在某个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有特殊含义,那么它可能与该文化的*信仰、传统俗或历史**有关。
对于“三条烛”,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温馨、宁静或庄重的氛围,尤其是在**或庆典活动中。
由于“三条烛”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应用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构建。例如,在某个特殊的日子,点燃三条烛来纪念某个重要**。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三条烛”作为象征元素,代表希望、记忆或某种仪式。
“三条烛”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柔和的烛光和安静的氛围,可能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或宁静的环境声。
如果“三条烛”在某个特定文化中有特殊含义,可以与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象征物进行比较,例如**教中的三根蜡烛代表圣父、圣子和圣灵。
由于“三条烛”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对其的理解和应用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词汇的具体用法和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
3.
【烛】
(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燋也。未爇曰燋,执之曰日烛,树地曰庭燎。苇薪为之,小者麻蒸为之。-烛,庭燎大烛也。 、 《仪礼·燕礼》-执烛于西阶上。 、 《周礼·司烜氏》。注:“树于门外,曰大庭燎。”-共坟烛庭燎。 、 《礼记·曲礼》-独不见跋。 、 《仪礼·士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举烛者,尚明也。 、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 陆游《雪夜感旧》-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组词】
烛火、 烛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