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5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59:57
刺儿菜: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种野生植物,其特点是叶片边缘带有尖锐的刺,常见于田野、路边或荒地。字面意思是指带有刺的蔬菜,但实际上它更多被视为一种杂草。
在文学作品中,“刺儿菜”可能被用来象征坚韧不拔或生命力顽强。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尖锐、不易接近的特性。在农业或园艺专业领域,它则可能被视为需要防治的杂草。
同义词:刺草、刺叶、刺藤 反义词:柔叶、软草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具体的植物特征描述,而反义词则强调了柔软与尖锐的对立。
“刺儿菜”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刺”和“菜”两个字组成,反映了其植物特征和食用植物的类别。在历史上,由于其普遍存在和不易清除的特性,这个词汇可能一直保持着其基本含义。
在**农村,刺儿菜常被视为农田的害草,但在某些地区,它也被用作草药,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文化上,它可能象征着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农民对自然的斗争。
对于我来说,刺儿菜可能引发一种对自然界中坚韧生命力的敬畏感。它虽然不受欢迎,但其顽强的生存能力却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力量。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刺儿菜是田间常见的景象,每当帮助家人除草时,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些带刺的植物,以免被刺伤。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刺儿菜”:
在荒芜的土地上,刺儿菜挺立, 它的刺,是岁月的痕迹, 不屈不挠,见证了风雨的洗礼。
看到“刺儿菜”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片荒凉的田野,风吹过时,那些带刺的叶片发出沙沙的声音,给人一种荒凉而坚韧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植物可能被称为“thorny weed”或“prickly plant”,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可能被视为需要防治的杂草,但在某些文化中也可能具有药用价值。
通过对“刺儿菜”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植物的词汇,也承载着文化和社会的含义,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敬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刺】
象声词
【组词】
刺的一声,他滑了一个跟头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
3.
【菜】
(形声。采声。上古时期,菜只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到了中古以后,菜就包括内类、蛋 类及其熟食在内了。本义:蔬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菜,草之可食者。 、 《礼记·学记》。注:“芹藻之属。”-皮弁祭菜。 、 《礼记·月令》-习舞释菜。 、 《仪礼·士昏礼》-乃奠菜。 、 《荀子·富国》-古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孙叔敖相楚,栈车牝马,粝饼菜羹。
【组词】
种菜;干菜、 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