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5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56:37
猪笼草(学名:Nepenthes)是一种食虫植物,属于猪笼草科(Nepenthaceae)。它们通常生长在酸性土壤贫瘠的地区,如沼泽和热带雨林。猪笼草以其独特的捕虫器而闻名,这些捕虫器形状类似瓶子或笼子,内部有消化液,能够吸引、捕捉并消化昆虫等小动物,以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
猪笼草的学名“Nepenthes”源自希腊语,意为“无悲伤”,据说是因为古希腊人认为这种植物有治愈悲伤的功效。在中文里,“猪笼草”因其捕虫器的形状类似猪笼而得名。
在某些文化中,猪笼草被视为幸运的象征,因为它们能够捕捉害虫,保护其他植物。在一些热带地区,猪笼草还被用于传统医药。
猪笼草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好奇和惊叹,因为它们的捕虫机制既神秘又高效。联想可能包括自然界的奇妙、生存的智慧以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个人可能在植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见过猪笼草,对其独特的外观和生存策略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猪笼草可以被描绘为自然的艺术家,用其精巧的捕虫器捕捉光影和生命的故事。
结合图片,猪笼草的捕虫器在阳光下的闪光可以引发视觉上的美感。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热带雨林的虫鸣和鸟叫,以及猪笼草捕捉猎物时的细微声响。
在不同语言中,猪笼草的名称和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作为食虫植物的特性是普遍认知的。
猪笼草作为一种独特的食虫植物,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有重要价值,也在文化和艺术创作中提供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了解猪笼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生物适应环境的智慧。
1.
【猪】
猪只 ,组成猪科(Suidae)的各种哺乳动物的任一种,四肢短小,尾短,体毛稀疏,鼻面短凹或平直,耳大下垂或前挺,被毛较粗,有黑、白或黑白花等色,汁腺不发达,热时喜浸水散热;特指家养种的成员。
【引证】
《说文》。按,豕子也。-猪,豕而三毛丛居者。从豕,者声。
【组词】
猪魈、 猪膀胱、 小猪、 母猪
水积聚。 同: 潴
【引证】
《书·禹贡》-大野既猪。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规偃猪。 、 《周礼·地官·稻人》-以猪畜水。
2.
【笼】
笼罩;遮掩。
【引证】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组词】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笼葱
包括;包罗。
【引证】
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组词】
笼罗、 笼取、 笼利
3.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