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2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22:22
木遁:在日语中,“木遁”(もくとん)是一个复合词,由“木”(もく,意为树木)和“遁”(とん,意为隐藏或逃避)组成。字面意思是“树木隐藏”或“树木逃避”。在忍者文化中,木遁是一种忍术,指的是忍者利用树木进行隐蔽或移动的技能。
“木遁”一词源自日本忍者文化,特别是在忍术的分类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流行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动漫和游戏中。
在日本文化中,忍者象征着隐秘和机智。木遁作为忍术的一种,体现了忍者利用自然环境进行隐蔽和战斗的智慧。
木遁让人联想到神秘和力量,它代表了自然与人类智慧的结合,以及在复杂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木遁的概念可以应用于策略规划和危机管理,例如在商业谈判中巧妙地避开敏感话题。
在诗歌中,木遁可以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找到出路的能力:
在森林的深处,他学会了木遁, 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枝条, 都是他逃脱的伙伴。
想象一片茂密的森林,忍者在树木间无声地穿梭,这种场景可以激发关于自然和隐秘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隐蔽技术可能被称为“潜行”或“隐身”,但木遁作为日本特有的忍术概念,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木遁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日本忍者文化的一部分,也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环境进行生存和战斗的智慧。在学习语言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遁】
(形声。从辵(chuò),盾声。本义:逃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遁,迁也。 、 《广雅·释诂三》-遁,避也。 、 《后汉书·杜林传》注-遁,犹回避也。 、 《国语·周语》-阳遁而不能蒸。 、 《汉书·隽疏干薛平传赞》-平当逡遁有耻。
【组词】
遁隐、 遁天、 遁命、 遁俗、 遁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