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5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54:57
“公安”一词在中文中的字面意思是“公共安全”,它通常指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的安全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即公安机关。这些机构负责预防、侦查和打击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执行法律和法规。
“公安”一词源于**古代的“公案”,原指官方的案件或事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为指代维护公共安全的机构和活动。
在**,公安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公安机关的形象和效率常常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
提到“公安”,人们可能会联想到秩序、安全感和权威。它也可能引发对法律和正义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与公安机关打交道,比如报案、办理身份证或驾驶证等。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理解公安机关的职能和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公安”比喻为守护者,如:“夜幕下,公安如守护神,守护着城市的安宁。”
看到“公安”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警察的制服、警车和警笛声,这些都是与公共安全直接相关的视觉和听觉元素。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public security”或“poli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向维护公共安全的机构和活动。
“公安”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和重要性,它不仅代表了国家机构,也反映了社会对秩序和安全的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公安”的含义和用法对于准确沟通和深入了解社会文化背景都是至关重要的。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