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2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29:30
词汇“俚恶”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俚”和“恶”两个字的含义来构建对这个组合词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这两个字,“俚恶”可以理解为指粗俗的、不雅的、令人反感的话语或行为。
由于“俚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但“俚”字源自古代汉语,意指民间的、不正式的;“恶”字则自古就有不好的、邪恶的含义。
在中华文化中,强调语言的文雅和礼貌,因此“俚恶”这样的词汇往往带有负面评价,与社会倡导的文明礼貌相悖。
提到“俚恶”,可能会联想到不文明的行为、低俗的笑话或是社会底层的不良现象,给人带来负面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使用粗俗语言的人,这时可以用“俚恶”来形容他们的言行。
在创作中,可以将“俚恶”作为一个角色的特征,通过其言行来展现角色的性格和社会地位。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脏乱的环境,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刺耳的咒骂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粗俗和不雅的行为,如英语中的“vulgar”或“obscene”。
虽然“俚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反映了语言中对粗俗和不雅行为的负面评价。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交流中应保持文明和礼貌。
1.
【俚】
(形声。从人,里声。本义:聊赖)。
同本义,赖以生活或依靠的事物。
【引证】
《说文》。按,聊者,赖也。-俚,聊也。 、 《汉书·李布栾布田叔传》-夫婢妾贱人,感概而自杀,非能勇也,其画无俚之至耳。
2.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