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0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00:16
“度己以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绳子来衡量自己”,比喻严格要求自己,自我约束,不逾规矩。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自律和自我规范的重要性。
在文学作品中,“度己以绳”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品行端正,严于律己。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可以用来说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教育等,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专业人士应具备的自我约束和职业道德。
“度己以绳”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道德观念,强调个人应该像用绳子测量物体一样严格衡量自己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仍然是强调自我约束和道德修养。
在**传统文化中,自律和自我约束被视为重要的美德。这个成语反映了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即个人修养是社会和谐与秩序的基础。
这个成语给人以严肃、庄重的感觉,联想到的是一个有责任感、有道德底线的人。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严于律己,不可放纵。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度己以绳”来提醒自己遵守规则,无论是工作还是个人生活,都要有自我约束的意识。
在诗歌中,可以将“度己以绳”融入,如:
晨曦初照,我度己以绳,
自律之光,照亮前行路。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清晨用绳子测量自己的影子,象征着自我约束和自律。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清晨的鸟鸣和宁静的环境,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自律。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practice self-discipline”或“be self-disciplined”来表达,强调的是个人自律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
“度己以绳”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
1.
【度】
估计,推测。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组词】
忖度、 测度;度空儿
衡量。
【引证】
《礼记·王制》。释文:“量也。”-度地居民。
2.
【己】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引证】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吕氏春秋·察今》-而己亦人也。 、 晋·干宝《搜神记》-自拟己头。 、 唐·柳宗元《三戒》-且噬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己悲。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在己为有悔。
【组词】
舍己为公、 异己、 克己、 知己、 己身、 己私、 己里钱
天干的第六位。
【引证】
《吕氏春秋·慎行论》-己与三相近。
【组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3.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4.
【绳】
(形声。从糸(mì),蝇省声。本义: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绳,索也。 、 《小尔雅》-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 、 《易·说卦》-巽为绳直。 、 《易·系辞传》-作结绳而为网罟。 、 《诗·小雅·采绿》-言纶之绳。 、 《庄子·胠箧》-民结绳而用之。 、 汉·王充《论衡·订鬼篇》-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绿碧青丝绳。
【组词】
绳床、 绳缢跌扑、 绳文、 绳桥、 绳头、 绳戏、 绳络、 绳床瓦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