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3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32:30
弃如敝屣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丢弃破旧的鞋子一样丢弃”。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物或某人极其轻视,不屑一顾,认为其毫无价值,就像丢弃破旧的鞋子一样。
在文学作品中,弃如敝屣 常用来描绘人物对某种物品或人的极度轻蔑态度,增强情感表达的力度。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对某事物的极度不重视。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心理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对某种资源或关系的忽视。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对某物的态度上有所不同,但都围绕着重视或轻视的主题。
弃如敝屣 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弃如敝屣,不以为宝。”原意是指丢弃破旧的鞋子,后来引申为对某物或某人的极度轻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和珍惜物品是一种美德。因此,弃如敝屣 这个成语在强调对物品或人的轻视时,也反映了社会对浪费和不尊重的批评。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涉及对某物的极度不尊重。在联想上,可能会想到那些被忽视或遗弃的物品或人,引发对社会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的深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见过一些人对旧物品的处理方式,他们往往弃如敝屣,这让我意识到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旧梦弃如敝屣,新晨携希望而来。”
在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堆被丢弃的旧鞋子;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丢弃物品时的声音,如塑料袋摩擦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reat something as worthless”或“discard something like tras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弃如敝屣 这个成语在表达对某物的极度轻视时非常有力。了解其词源和使用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应更加珍惜和尊重周围的人和物。
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
国家专事负人,事急乃不爱官赏,稍得安宁,即~,或反得罪,不若纵贼远飏,还可使我辈图功哩。
1.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2.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3.
【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敝,一曰败衣。 、 《礼记·缁衣》。郑训败衣。-苟有衣必见其敝。 、 《孙子·谋攻》-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摄敝衣冠。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组词】
敝鼓丧豚、 敝帷不弃、 敝衣
疲惫,困乏,衰败。
【引证】
《左传·襄公九年》。注:“疲也。”-还师以敝楚。 、 《史记·乐书》-土敝则草木不长。 、 《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汉书·张敞传》-吏民凋敝。
【组词】
敝卒、 敝敝
4.
【屣】
鞋子。
【引证】
《广雅》-屣,履也。 、 宋·苏轼《巫山》-贫贱尔何忧,弃去如脱屣。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负箧曳屣。
【组词】
屣敝、 屣脱、 屣履
穿着拖鞋走。
【引证】
《后汉书·崔骃传》-衣不及带,屣履出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