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2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24:21
“探春”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春天进行探索或寻找春天的活动。它通常与春天的到来、自然界的复苏以及人们外出欣赏春景的行为相关联。
在文学中,“探春”常常被用来描绘人物在春天外出游玩、赏花、感受自然美景的情景,如《红楼梦》中的探春就是一个人物名字,象征着她的性格和命运。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人们在春天进行户外活动的情景,如“我们周末去探春吧”。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农业,“探春”可能指监测春天到来的迹象,如植物发芽、动物活动等。
同义词:寻春、赏春、迎春 反义词:避冬、躲寒
“探春”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探”和“春”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用以描述人们在春天进行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范围和含义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春天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因此“探春”活动常常被赋予积极向上的意义。在社会背景中,随着人们对自然和健康生活的重视,探春活动也变得更加流行。
“探春”这个词给我带来温暖和希望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以及人们在这个季节中的欢乐和活力。
在我的生活中,每年春天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去公园探春,欣赏樱花和桃花,感受春天的气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探春”: 春光乍泄,我们携手探春, 花间漫步,心随风轻扬。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春天公园的景象,花团锦簇,人们在花丛中拍照留念。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轻快的旋律,如同春风拂面。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春天也有类似的探索活动,如赏樱(花見),虽然词汇不同,但活动性质相似。
通过对“探春”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文化意义。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春天的美好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想象。
1.
【探】
(形声。从手,罙(shēn)声。本义:摸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探,远取之也。 、 《尔雅》。注:“摸取也。”-探,取也。 、 《铨言》。注:“捉筹也。”-必探筹而定分。 、 《书·多方》-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 、 《论语·季氏》-见不善如探汤。 、 《荀子·君道》-不待探筹投钩而公。 、 《列子·汤问》-日中如探汤。 、 《聊斋志异·促织》-探石发穴。
【组词】
探丸、 探囊
2.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 《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 、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 、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组词】
春归、 春闱、 春蚕、 春事、 春人、 春试、 春忙、 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