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8:09
“伤廉”这个词汇在中文里指的是损害廉洁、正直的行为或事物。字面意思是指伤害或破坏廉洁的品质。
在文学作品中,“伤廉”可能用来描述某个人物的行为或决策如何违背了道德和廉洁的原则。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不诚实或贪污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学,这个词汇可能特指违反廉洁法规的行为。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方面不同,如“贪污”特指非法占有财物,“腐败”则更广泛地指道德败坏,而“不廉洁”则是一个较为中性的描述。
“伤廉”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伤”意味着伤害,“廉”指的是廉洁、正直。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批评官员的不廉洁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扩大,现在广泛用于描述各种不廉洁的行为。
在文化中,廉洁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品质,特别是在政府官员和商业领袖中。因此,“伤廉”这个词汇在社会中具有强烈的负面含义,常被用来批评那些违背廉洁原则的人。
提到“伤廉”,我联想到的是不公正和道德败坏的画面。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感到失望和愤怒,因为它触及了社会正义和道德的核心。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目睹过一些同事因为追求个人利益而做出伤廉的行为,这些经历让我更加重视诚信和廉洁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伤廉”:
在金钱的诱惑下,
多少人伤廉失节,
心中的天秤倾斜,
正义的光芒黯淡。
视觉上,“伤廉”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阴沉的画面,如乌云密布的天空或破败的建筑物。听觉上,可能让人想起沉重的叹息或警钟的声音,象征着道德的沦丧和警示。
在英语中,“伤廉”可以对应为“corruption”或“dishonesty”。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同样具有负面含义,但在具体用法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伤廉”这个词汇在我对语言和道德的理解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帮助我识别和批评不廉洁的行为,也提醒我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坚持诚信和廉洁。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在塑造和反映社会价值观中的作用。
1.
【伤】
(形声。从人,塲(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伤,创也。 、 《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命理瞻伤。 、 《左传·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伤。 、 《左传·哀公元年》-无面伤。 、 《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 、 《庄子·人间世》-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 、 《荀子·正论》-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
【组词】
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2.
【廉】
(形声。从广(yǎn),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的侧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户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廉,仄也。 、 《仪礼·乡饮礼》。郑玄注:“侧边曰廉。”-设席于堂廉东上。 、 《汉书·贾谊传》-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