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4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45:37
“横制颓波”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横向的力量来制止或阻止正在向下流动的波浪。这个成语比喻用强大的力量来阻止或扭转已经形成的颓势或不良趋势。
在文学作品中,“横制颓波”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强大力量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扭转局势,改变不利局面。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可以用来强调决心和力量。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经济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通过策略或政策来阻止不良趋势或危机。
“横制颓波”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从自然现象中引申出来的比喻。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比喻经常被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的影响力。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对英雄主义和领导力的赞美。它强调在困难时刻,需要有强大的个人或集体力量来改变局面。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勇气、决心和力量。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要有改变现状的勇气和能力。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在某个关键时刻,某人或某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改变了整个**的走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暴的中心,他如横制颓波,稳住了摇摆的船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英雄站在汹涌的波涛前,用他的力量和智慧阻止了波浪的冲击。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激昂的交响乐,来增强这种力量感和决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em the tide”,意为阻止潮流,与“横制颓波”有相似的含义。
“横制颓波”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有力的比喻,也是对领导力和决心的赞美。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有改变现状的勇气和能力。
君讳子昂,字伯玉,蜀人也。崛起江汉,虎视函夏,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力祛陋习,~,与数子俪美争鸣,其有功于文教不小也。
1.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
2.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
3.
【颓】
(会意。从页(xié),从秃。页,人头。本义:头秃。原作“穨”)。
同本义。本作“跕”。
【引证】
《说文》。字亦作颓。-穨,秃貌。从秃,贵声。 、 《六书故》-颓,首秃也。
4.
【波】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波,水涌流也。 、 《韩非子·八说》-规有摩而水有波。 、 《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起波涛。 、 张衡《西京赋》-河渭为之波荡。 、 《文选·王褒·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兮。 、 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洪波涌起。
【组词】
波磔、 波查、 波平如镜、 波臣为虐、 波骇、 波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