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9:30
“商周”是指历史上的两个朝代,分别是商朝和周朝。商朝(约公元前100年—公元前104年)是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以商都(今河南安阳)为都城。周朝(约公元前104年—公元前25年)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以镐京(今陕西西安)为都,东周以洛邑(今河南洛阳)为都。
在文学中,“商周”常被用来指代古代**的黄金时代,象征着文明和秩序。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考古学和古代文献研究等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基础术语。
同义词:殷周(特指商朝和周朝) 反义词:现代(与古代相对)
“商周”一词直接来源于**历史上的两个朝代名称。在古代文献中,这两个朝代经常被并提,用以指代那个时期的政治、文化和技术成就。
在**文化中,“商周”代表着古代文明的辉煌,尤其是周朝的礼乐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个朝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也常被用作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素材。
提到“商周”,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辉煌、神秘的甲骨文、精美的青铜器以及古代英雄和神话。这种联想往往带有敬畏和向往的情感。
在历史学*中,我曾深入研究过商周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这些知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商周”:
商周的钟声,穿越千年,
在青铜的光辉中回响。
古人的智慧,铸成永恒,
在历史的篇章中闪耀。
想象一幅画面:青铜器上的纹饰、甲骨文的刻痕、古代宫殿的遗迹,这些都能唤起对“商周”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钟声或战鼓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商周”的词汇,但类似的古代文明和朝代概念在世界各地都有,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
“商周”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也激发了人们对古代文明的想象和探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
1.
【商】
(会意。从阩,章省声。本义:计算,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汉律志云:商之言章也。物成熟可章度也。”-商,从外知内也。 、 《广雅》-商,度也。 、 《汉书·赵充国传》-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
【组词】
商略、 商算、 商度、 商羊、 商谜、 商功
2.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