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2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29:43
“清都紫微”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清都”和“紫微”两个词组成。其中,“清都”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天帝所居之地,象征着高洁、神圣的地方;“紫微”则是古代天文学中的紫微垣,是天帝的居所,也代表尊贵和权威。因此,“清都紫微”整体上指的是天帝的居所,引申为高贵、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
在文学作品中,“清都紫微”常用来形容宫廷或皇室的居所,强调其庄严和尊贵。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在专业领域,如历史、文学研究中,它可能被用来讨论古代宫廷文化或神话传说。
“清都”和“紫微”都源自**古代的神话和天文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汇结合形成了“清都紫微”这一成语,用以描述高贵、神圣的场所。
在**传统文化中,天帝和紫微垣都是极为重要的象征。天帝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威,紫微垣则是天文学中的重要星宿。因此,“清都紫微”在文化上承载了尊贵、权威和神圣的含义。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庄严、神秘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的天宫和天帝的居所。它激发了对古代文化和神话的向往和敬畏。
在参观故宫时,我被其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装饰所震撼,感觉仿佛置身于清都紫微之中,深深感受到了**古代皇室的尊贵和庄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闪烁,仿佛清都紫微的光辉洒落人间。”
想象一座古老的宫殿,金碧辉煌,星光璀璨,仿佛是清都紫微的缩影。音乐上,可以选择古筝或古琴的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而神秘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eavenly Palace”或“Celestial Court”,都带有高贵和神圣的意味,但具体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有所不同。
“清都紫微”这个词汇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激发了人们对高贵和神圣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理解。
始八岁经仙城山……有~之遐想。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都】
(形声。从邑,者声。从“邑”,表示与城市有关。本义:建有宗庙的城邑)。
同本义 ,周时各国把国都叫国,把有宗庙或先君神主的城叫都,没有的叫邑。
【引证】
《说文》-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 、 《周礼》-距闰王百里为都。 、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 《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荀子·富国》-田畴秽,都邑露。
【组词】
都鄙、 都家、 都亭、 都甸
3.
【紫】
(形声。从糸(mì),此声。本义: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紫,帛黑赤色也。 、 《论语》。孔注:“间色之好者。”-恶紫之夺朱也。 、 《礼记·玉藻》-玄冠紫緌。 、 《左传·哀公七年》-紫衣狐裘。 、 《论语》-红紫不以为亵服。 、 《乐府诗集·陌上桑》-紫绮为上襦。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佩紫怀黄。 、 唐·李朝威《柳毅传》-披紫衣。
4.
【微】
(会意。从彳(chì);--(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微,隐行也。 、 《左传·襄公十九年》-崔杼微逆光。
【组词】
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