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0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02:28
词汇“命夫”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命夫”字面意思是指命运所决定的丈夫,即命中注定的配偶。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一种宿命论的观点,即一个人的婚姻对象是命中早已注定的。
由于“命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强调命运的不可抗拒性,尤其是在描述古代或传统社会中的婚姻安排时。
“命夫”由“命”和“夫”两个字组成。“命”指的是命运、天命,“夫”指的是丈夫。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对婚姻和命运关系的思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婚姻的选择越来越倾向于个人意愿,因此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
在**传统文化中,婚姻往往被视为两个家庭的结合,而非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因此,“命夫”这样的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婚姻的一种看法,即婚姻是天注定的,个人没有太多选择权。
对于现代人来说,“命夫”可能会引起一种宿命论的情感反应,即对个人自由和选择的限制感。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传统社会中女性的被动地位和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由于“命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在创作中,可以将“命夫”作为一个象征,用来探讨命运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冲突,或者在小说中作为一个角色设定,强调其对命运的信仰。
由于“命夫”不是一个视觉或听觉上常见的词汇,它可能不会立即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但如果结合古代婚礼的场景,可能会联想到传统的红色婚礼服饰、锣鼓声等。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观念,如西方的“soulmate”(灵魂伴侣)概念,虽然不完全相同,但都涉及到对理想伴侣的一种宿命论看法。
“命夫”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婚姻和命运的一种看法,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仍然是一个有趣的文化和语言现象,值得我们了解和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
1.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
2.
【夫】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引证】
《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