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0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09:23
词汇“劲勇”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劲”和“勇”。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劲勇”进行深入分析。
“劲勇”字面意思是指力量强大且勇敢。其中,“劲”表示力量、精力充沛,“勇”表示勇敢、无畏。结合起来,“劲勇”形容一个人不仅体力强健,而且精神上也非常勇敢,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劲”和“勇”都是古代汉语词汇,历史悠久。在古代文献中,“劲”常用来形容力量,如《左传》中有“劲敌”一词;“勇”则常用来形容勇气,如《史记》中有“勇士”一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结合形成了“劲勇”,用来形容人的综合素质。
在**文化中,“劲勇”常与武士精神和英雄主义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勇敢和力量的传统价值观。
“劲勇”这个词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坚强、无畏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登山活动中见证了一位队友展现出的劲勇,他在恶劣天气中依然坚持前行,最终带领我们成功登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劲勇”:
山巅风劲,勇士心勇,
步履坚定,向峰顶冲。
劲勇之志,不可阻挡,
登高望远,心胸开阔。
“劲勇”可以联想到战士挥舞武器的画面,或是**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战鼓声或是观众的欢呼声。
在英语中,“劲勇”可以对应“valiant”或“brave”,虽然表达略有不同,但都传达了勇敢和力量的概念。
通过对“劲勇”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1.
【劲】
(形声。从力,巠声。本义:强劲有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劲,彊也。 、 《字林》-劲,强也。 、 《礼记·乐记》-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 、 《战国策·宋策》-夫梁兵劲而权重。 、 《列子·说符》-孔子之劲。 、 《淮南子·说林》-弓先调而后求劲。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良将劲弩守要塞。 、 《战国策》-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风力虽尚劲。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此劲敌也。
【组词】
刚劲;劲弩、 劲酒、 劲节、 劲武、 劲猛、 劲兵、 劲卒、 劲勇、 劲锐
2.
【勇】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勇,气也。 、 《诗·小雅·巧言》-无拳无勇。 、 、 《墨子经上》-勇志之所以敢也。 、 《国语·周语》-勇,文之帅也。 、 《左传·昭公二十年》-知死不辟,勇也。 、 清·林觉民《与妻书》-勇于就死。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素名勇。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兴甚勇。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勇而多艺。
【组词】
忠勇、 英勇、 勇悍、 勇烈、 勇夫、 勇功、 勇沉、 勇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