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4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44:21
朽物: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腐朽的物体,通常指那些因为时间、环境或生物作用而变得腐烂、破败或无用的东西。在基本含义上,它强调了物体的衰败和无价值。
“朽物”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朽”字意为腐烂、衰败,而“物”则指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朽物”常常与“废物”、“无用”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时间和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物质循环和生命周期的认识。
“朽物”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衰败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无情和物质的最终消亡。这种联想可能会引发人们对生命短暂和物质无常的深刻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帮助家人清理老房子,那里堆满了各种朽物,从旧家具到破损的书籍,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故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朽物”:
在岁月的长河中,
朽物静静躺卧,
它们曾是辉煌的见证,
如今只余下沉默的诉说。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古老的图书馆,书架上堆满了尘封的书籍,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的味道。这种场景与“朽物”这个词紧密相连,带来一种沉重而古老的氛围。
在英语中,“朽物”可以对应为“decayed objects”或“ruins”,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同样承载着衰败和历史的象征意义。
通过对“朽物”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个词不仅描述了物质的衰败,也反映了人类对时间、历史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朽物”可以增强文本的深度和情感色彩。
1.
【朽】
(形声。从木,丂(kǎo)声。本义:腐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朽,腐也。 、 《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荼蓼朽止。 、 《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其臭朽。 、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组词】
朽索、 朽壤、 朽木不可雕、 朽木生花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