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0:15
“并立”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并排站立或存在。基本含义是指事物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并存或并列,不相互排斥或冲突。
“并立”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并”和“立”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并立于朝”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并立”常用来形容和谐共存的状态,如“和而不同”的理念。在社会发展中,“并立”也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共存和相互尊重。
“并立”给人以稳定、和谐的情感反应。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平衡、对称和秩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观察到两座风格迥异的建筑并立在同一街区,这种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两颗星并立夜空,一明一暗,诉说着不同的故事。”
视觉上,“并立”可能让人联想到对称的美感,如两棵树并立在公园中。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和谐的旋律,如两个音符并立在乐谱上。
在英语中,“并立”可以对应为“stand side by side”或“coexist”,在不同文化中,其表达和理解可能有所差异。
“并立”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空间关系,也蕴含了和谐共存的理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并立”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1.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
2.
【立】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侸也。 、 《易·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 《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持璧却立。 、 《韩非子·喻老》-立有间。 、 宋·欧阳修《归田来》-卖油翁释担而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或立或卧。
【组词】
挺立、 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 立托、 立容、 立戟、 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