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4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1:48
朱唇粉面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嘴唇红润如朱砂,面容白皙如粉。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尤其是指女性的面容和嘴唇的颜色非常吸引人。
在文学作品中,朱唇粉面 常被用来描绘女性的美丽形象,尤其是在古典诗词和小说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描述女性美貌时,人们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美容和时尚行业,这个成语可能会被用来形容特定的妆容或肤色。
同义词:
反义词:
朱唇粉面 这个成语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朱唇" 指的是红色的嘴唇,"粉面" 指的是白皙的面容。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中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女性美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貌常常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朱唇粉面** 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貌的理想化标准。在现代社会,虽然审美标准有所变化,但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
朱唇粉面 这个成语给人以美丽、优雅和高贵的联想。它让人想到古代的宫廷美女,以及她们精致的面容和妆容。这个成语也带有一种古典和浪漫的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描述一位女性朋友或名人的美丽时使用这个成语。例如,当我看到一位女明星在红毯上的妆容时,我可能会说她朱唇粉面,美丽动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朱唇轻启,粉面含春,
一笑倾城,再笑倾国。
朱唇粉面 这个成语让人联想到古典美人图中的形象,以及古代宫廷音乐中的旋律。在视觉上,它让人想到细腻的妆容和优雅的姿态;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柔和的古筝或琵琶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rosy cheeks and lips"(红润的脸颊和嘴唇),用来形容健康和美丽的面容。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相似的美学标准。
朱唇粉面 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女性美貌的描述,也是对古典美学的一种体现。它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能够传达出美丽、优雅和高贵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丰富我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朱】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
2.
【唇】
(形声。从口,辰声。本义:嘴唇)。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形体》-脣,缘也,口之缘也。 、 《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唇焦口燥呼不得。
【组词】
唇吻、 唇红齿白、 唇不离腮、 唇齿之邦
3.
【粉】
(会意。从米,从分,分亦声。本义:米细末。亦指谷类、豆类作物子实的细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粉,傅面者也。 、 《书·益稷》。郑注:“粉米,白米也。”-藻火粉米。 、 《世说新语·汰侈》-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
4.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