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0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07:53
词汇“猛利”在中文里通常用来形容力量、速度或者程度非常强烈、迅猛。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猛利”的字面意思是猛烈而锐利,通常用来形容动作、攻击或者某种特性非常强烈和尖锐。
“猛利”由“猛”和“利”两个字组成,“猛”字古汉语中已有猛烈之意,“利”字则有锐利、锋利之意。两者结合,形成了形容词“猛利”,用来形容某种状态或行为的强烈和锐利。
在**文化中,“猛利”常与武侠小说中的武功、兵器或者战斗场景相关联,强调力量和速度的极致表现。
“猛利”一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联想到快速、有力和不可阻挡的特性,常用于形容那些震撼人心的场景或**。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猛利”来形容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或者某人突然的、强烈的情绪爆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猛利的闪电划破天际,照亮了沉睡的城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猛烈风暴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节奏快速、力度强烈的音乐作品。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ierce”或“sharp”,但“猛利”更强调力量和速度的结合。
“猛利”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形容词,能够准确地传达出强烈和锐利的特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我的表达力和描述的准确性。
1.
【猛】
(形声。从犬,孟声。本义:健壮的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猛,健犬也。 、 《孟子》-驱猛兽。 、 张衡《西京赋》。注:“怒也。”-猛虞趪趪。
【组词】
大猛
凶恶可怕。
【引证】
《韩诗外传》-公之狗甚猛。 、 《礼记·乐记》-粗厉猛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 、 宋·苏轼《石钟山记》-如猛兽奇鬼。
【组词】
猛利、 猛戾、 猛急、 猛暴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