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1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17:22
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满。指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非而心谤。
1.
【腹】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fú)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腹,厚也。 、 《易·说卦传》-坤为腹。 、 《易·明夷》-入于左腹。 、 《素问·评热病论》-腹者至阴之所居。 、 《释名》-自脐以下曰水腹。 、 晁错《论贵粟疏》-腹饥不得食。
【组词】
腹痛、 腹肠、 腹围、 腹如垂瓠、 腹便便
2.
【诽】
(形声。从言,非声。本义:背地议论,指责他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放言曰谤,微言曰诽、曰讥。”-诽,谤也。 、 《墨子经上》-诽,明恶也。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3.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4.
【谤】
(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谤者道人之实,事与诬谮不同。大言曰谤,小言曰诽,曰讥。-谤,毁也。 、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 、 《战国策·齐策》-有能谤讥于市朝。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以致天下怨谤也。
【组词】
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