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4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46:04
词汇“消瘦”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消”和“瘦”两个字组成,通常用来形容人或动物因疾病、饥饿、劳累或其他原因导致体重减轻、肌肉萎缩,外观上显得瘦弱、憔悴。
“消瘦”的字面意思是逐渐变得瘦弱,失去了原有的丰满和健康的状态。它强调的是一种由健康状态向不健康状态转变的过程。
“消瘦”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消”字有减少、消失的意思,“瘦”字则指体型细小、不丰满。两个字结合,形象地描述了体重和体型的减少。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认为“胖”是福气的象征,而“瘦”则可能与贫穷、疾病等不幸联系在一起。因此,“消瘦”在社会文化中往往带有负面色彩。
提到“消瘦”,人们可能会联想到疾病、悲伤、贫困等负面情绪,它唤起的是一种对健康和生命力的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看到亲友因疾病或压力而消瘦,可能会感到心疼和担忧,提醒他们注意健康。
在诗歌中,可以用“消瘦”来形容秋天的落叶,如“秋风起,叶消瘦,一片片飘零,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看到“消瘦”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枯瘦的面容、瘦弱的身躯,听到与之相关的可能是医院里病患的呻吟声。
在英语中,“消瘦”可以对应为“emaciated”或“wasted”,这些词汇同样传达了因疾病或营养不良导致的体重急剧下降的状态。
“消瘦”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形容词,它不仅描述了外在的体型变化,也反映了内在的健康状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消瘦”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他人健康状况的关心和担忧。
1.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消,尽也。 、 枚乘《七发》。注:“消,灭也。”-消息阴阳。 、 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消雰埃于中宸。 、 《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热多则筋弛骨消。 、 《孟子》-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三国志·魏志》-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 、 京剧《贵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组词】
消索、 消炎、 消弭
2.
【瘠】
(形声。从疒(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脊声。本义:身体瘦弱)。
同本义。或作“膌”。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三年》-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 、 《韩非子·内储说上》-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长短丰瘠。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老年如脊牛。
【组词】
瘠弱、 瘠疲、 瘠色、 瘠牛偾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