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1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8:33
布料:指用各种纤维通过纺织工艺制成的片状材料,用于制作衣物、家居装饰、工业用品等。布料可以是天然的,如棉、麻、丝、毛等,也可以是人造的,如聚酯、尼龙等。
布料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手工编织的布匹。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纺织技术的发展,布料的种类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不同的文化中,布料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印度,丝绸和棉布是重要的文化象征,而在西方,羊毛和亚麻布料则更为传统。
布料可以唤起温暖、舒适、优雅或实用的感觉。例如,触摸柔软的棉布可能会让人感到放松和舒适。
在日常生活中,布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衣物的舒适度和外观。例如,选择适合夏季的轻*布料可以让人感到凉爽。
在诗歌中,布料可以被用来比喻人的性格或情感:
她的心如同那柔软的丝绸布料, 细腻而敏感,轻轻一触便泛起涟漪。
布料的质地和颜色可以激发视觉联想,如光滑的丝绸可能让人联想到水面的波光。在听觉上,布料的摩擦声也可能带来特定的感受,如棉布的沙沙声可能让人感到亲切和熟悉。
在不同语言中,布料的词汇和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中文的“布料”在英文中对应为“fabric”,而在法文中则是“tissu”。
布料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穿着体验,还承载着文化和情感的象征意义。通过对布料的学*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利用这一多功能的材料。
1.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2.
【料】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计数;计量;核计。
【引证】
《说文》-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 、 《国语·晋语》。注:“数也。”-宣王料民于太原。 、 《国语·楚语》-楚师可料也。 、 《国语·周语上》-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
【组词】
料校、 料民、 料数、 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