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5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52:11
巷吏: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巷”指的是狭窄的街道或胡同,“吏”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低级官员或差役。因此,“巷吏”字面意思是指在狭窄街道或胡同中负责管理或执行任务的低级官员或差役。
在古代文学中,“巷吏”常常用来描述那些在民间执行法律、维持秩序的小官员。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文学研究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研究古代城市管理和行政体系时,“巷吏”是一个关键的概念。
同义词:差役、衙役、地保 反义词:高官、贵族、士大夫
“巷吏”一词源于**古代的行政体系,特别是在宋代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巷吏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社会中其使用频率大大降低。
在**古代社会,巷吏是连接官方与民间的桥梁,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巷吏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常常是复杂多面的,既有正直为民的,也有贪污腐败的。
提到“巷吏”,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基层官员的艰辛。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过去社会结构的反思。
在现代生活中,“巷吏”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学***古代历史或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时,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背景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城市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巷吏”来描绘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晨曦初照古街巷, 巷吏巡行声声响。 百姓安居乐业中, 一吏一巷情长长。
想象一个古代的巷吏在狭窄的胡同中巡逻,他的脚步声和呼喊声在石板路上回响,这种场景可以通过视觉艺术或音乐来表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巷吏”的词汇,但类似的基层官员或差役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巷吏”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于现代语言,但它是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的社会管理和文化传统。在学*语言和历史时,这样的词汇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1.
【巷】
矿坑里的通道
【组词】
巷道、 煤巷、 风巷
2.
【吏】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引证】
《说文》-吏,治人者也。 、 《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 、 《汉书·惠帝纪》-吏所以治民也。 、 《管子·朋法》-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 《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王使委于三吏。 、 《国语·周语》-百吏庶民。 、 《战国策·齐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韩诗外传》-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 方苞《狱中杂记》-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
【组词】
吏势、 吏议、 吏司、 吏兵、 吏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