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1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10:30
“出门合辙”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车轮正好压在车辙上,比喻做事恰到好处,符合规律或标准。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行动的准确性和合乎规范。
在文学作品中,“出门合辙”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行为或决策非常得体,符合既定的规则或社会的期待。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赞扬某人的行为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工程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计划或设计的精确性。
“出门合辙”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车马文化,当时的车辙是道路上的痕迹,车轮必须沿着这些痕迹行驶才能保证安全和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用来形容任何符合标准或规律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出门合辙”体现了对规范和秩序的尊重,这种观念在社会生活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强调了在行动之前考虑周全,确保每一步都符合既定的规则和期望。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可靠的印象,让人联想到精确和效率。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完美执行和精确度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出门合辙”来描述一个朋友的婚礼筹备工作,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整个婚礼显得既庄重又温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花开正艳,行人步履,出门合辙。”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人们行为的和谐与得体。
想象一辆古老的马车在乡间小路上行驶,车轮正好压在车辙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这种场景给人以宁静和有序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it the nail on the head”,意思是做得非常准确或说到了点子上,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强调了精确性和恰当性。
“出门合辙”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上富有表现力,而且在文化和心理层面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行动时要考虑周全,追求精确和效率,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都是重要的。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沟通的精准度和深度。
有~之通才,为闭门养高之时贤。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
3.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4.
【辙】
(形声。从车,徹(chè)省声。本义: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 《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