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5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50:13
“多早”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多早以前”或“有多早”,用来询问或描述某个发生的时间距离现在有多远,通常用于询问过去某个时间点或的开始时间。
在口语中,“多早”常用于日常对话,例如询问某人的起床时间、某个的发生时间等。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营造一种怀旧或追溯过去的氛围。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它可能用于精确询问某个历史的具体时间。
“多早”由“多”和“早”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多”常用来表示程度或数量,“早”则表示时间上的提前。随着语言的发展,“多早”逐渐固定为一个询问时间的短语。
在*文化中,询问“多早”可能涉及对时间管理和生活惯的重视。例如,早起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询问“多早”起床可能隐含着对对方生活*惯的评价。
“多早”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对过去的回忆或对时间的感慨。它可能引发一种对逝去时间的怀念或对未来时间的期待。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多早”来询问朋友的作息时间,以此了解他们的生活*惯。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多早”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晨曦微露,问一声多早,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清晨的画面,太阳刚刚升起,人们开始新的一天。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晨曲,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和时间的流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ow early”,用于询问某个**发生的时间有多早。不同文化中对时间的感知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询问时间的意图是相似的。
“多早”是一个简单但功能强大的词汇,用于询问和描述时间。它在日常交流中非常实用,同时也能够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和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
【多】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 《尔雅·释诂》-多,众也。 、 《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 、 《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与为多焉。 、 《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组词】
多次;多分、 多士、 多感、 多口、 多般、 多口可、 多花、 多许
2.
【早】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写法象“十”,指皮开裂,或东西破裂。“早”即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裂开涌出之意。本义: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早,晨也。 、 《诗·召南·小星》疏-晨初为早。 、 《老子》-是谓老服。 、 唐·韩愈《原毁》-早夜以思。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莺争暖树。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早暮咈吾耳。 、 《聊斋志异·促织》-早出暮归。
【组词】
清早、 明早、 早出晚归、 起早贪黑;早天、 早角、 早朝、 早膳、 早霞、 早堂、 大清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