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0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04:20
市制 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传统的度量衡系统,即市制单位。市制单位在历史上长期使用,直到20世纪中叶逐渐被国际单位制(SI)所取代。市制单位包括长度单位(如尺、寸)、重量单位(如斤、两)等。
市制单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单位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例如,“尺”在不同朝代的长度标准有所不同。20世纪中叶,随着国际单位制的推广,市制单位逐渐被淘汰。
市制单位在**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度量衡体系。随着现代化进程,市制单位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一些传统市场和农村地区仍然保留。
市制单位常常让人联想到传统、历史和乡土文化。使用这些单位时,可能会唤起对过去的怀旧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购买农产品或传统手工艺品时,可能会遇到使用市制单位的情况。例如,在传统市场买菜时,常常听到“一斤”、“两斤”的说法。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市制单位来营造一种古风韵味:
一尺青丝绕指柔, 三寸金莲步履轻。
市制单位可以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市场场景,熙熙攘攘的人群,商贩的吆喝声,以及各种商品的称量过程。
在不同文化中,度量衡系统各不相同。例如,英制单位在英国及其前殖民地使用,而市制单位主要在**使用。比较这些不同的度量衡系统可以增进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
市制单位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使用逐渐减少,但它们仍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了解和学市制单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并在语言表达中增添独特的韵味。
1.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
2.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