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3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0:17
词汇“犁舌狱”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犁舌狱”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类似于地狱的惩罚场所,其中“犁舌”可能指的是一种残酷的刑罚,即用犁或其他工具割裂舌头。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对刑罚的描述,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
由于“犁舌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没有使用。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古代文献或历史记载中,描述古代的刑罚制度。
由于“犁舌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现代的例句。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出现类似“在犁舌狱中,罪人遭受了极刑”的描述。
同义词可能包括“酷刑”、“极刑”等,这些词汇都描述了极端的刑罚。反义词则可能是“宽恕”、“赦免”等,表示免除刑罚或给予宽容。
“犁舌狱”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刑罚制度有关,特别是那些涉及身体残害的刑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残酷的刑罚逐渐被废除,因此这个词汇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古代社会,刑罚往往与道德、法律紧密相关,“犁舌狱”这样的词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犯罪和惩罚的看法。随着人权观念的发展,现代社会更倾向于人道和公正的刑罚。
提到“犁舌狱”,可能会引起人们对残酷刑罚的恐惧和反感,这个词汇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
由于“犁舌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会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犁舌狱”作为一个象征,代表极端的痛苦和惩罚,例如在描述一个黑暗、残酷的世界时使用。
由于“犁舌狱”描述的是一种残酷的刑罚,可能会联想到血腥、痛苦的画面,以及哀嚎和呻吟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残酷刑罚描述,例如中世纪欧洲的“铁处女”等,这些都是历史上残酷刑罚的例子。
“犁舌狱”作为一个描述古代残酷刑罚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时期。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反思现代法律和刑罚制度的发展,以及对人权的尊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虽然不常用,但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对于全面理解语言和文化是有帮助的。
1.
【犁】
(形声。从牛,利声。本义:牛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犁。-犂,耕也。 、 《汉书·匈奴传》。注:“耕也。”-犁其庭。 、 《论语》。皇疏:“或音梨,谓耕犂也。”-犂牛之子。 、 《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组词】
犁耕、 犁花、 犁春
2.
【舌】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 、 《易·说卦》-兑为口舌。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窍为舌。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组词】
舌举、 舌挢不下、 舌刺刺、 舌敞唇穿、 舌簧、 舌干唇焦
3.
【狱】
讼案。
【引证】
《国语·周语》-夫君臣无狱。 、 《易·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组词】
狱辞、 狱文、 狱主
刑狱。
【引证】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组词】
文字狱;动辄兴狱;狱牒、 狱牍、 狱事、 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