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3:10
词汇“愧怵”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由两个字组成:“愧”和“怵”。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愧怵”进行分析:
结合起来,“愧怵”可以理解为因羞愧或内疚而感到恐惧或害怕。
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描述复杂情感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羞愧和恐惧是人们面对道德和社会规范时常见的情感反应。因此,“愧怵”在描述这些情感时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某些时刻感到愧怵,比如在犯错后面对他人时的复杂情感。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愧怵”来表达一种深刻的内心体验:
愧怵之心,如影随形,
在夜深人静时,悄然升起。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可以用不同的词汇组合来表达。
“愧怵”是一个描述复杂情感的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专业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愧】
(形声。从心,鬼声。本义:惭愧)。
同本义。同“媿”。
【引证】
《礼记·儒行》-小则如愧。 、 《诗·大雅·抑》-尚不愧于屋漏。 、 《诗·小雅·何人斯》-不愧于人。 、 《魏书·列女传》-虽颜惭未知心愧。 、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 清·周容《芋老人传》-能不愧老人之言否。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下恐愧吾师矣。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兹游快且愧矣。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兼愧贵家子。
【组词】
愧心、 愧悔、 愧服、 愧灼、 愧天作人
2.
【悚】
(形声。从心,束声。本义:恐惧)。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悚,惧也。 、 汉·王符《潜夫论·慎微》-人君闻此,可以悚惧。
【组词】
悚怯、 悚愧、 悚栗、 悚骇、 悚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