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4:1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13:33
“珍籍”一词的字面意思是珍贵的书籍。它通常指的是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意义或学术价值的书籍,这些书籍可能因为其稀有性、作者的知名度、内容的独特性或保存状态的良好而显得尤为珍贵。
在文学语境中,“珍籍”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被收藏家或图书馆视为宝藏的古籍。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使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图书馆学、古籍修复和文化遗产保护中,它是一个常用术语。
同义词:古籍、善本、珍本、孤本 反义词:普通书籍、流行书籍
“珍籍”一词由“珍”和“籍”两个字组成。“珍”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珍贵、宝贵;“籍”字则指书籍、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珍籍”逐渐被用来特指那些具有特殊价值的书籍。
在**文化中,书籍一直被视为知识的载体和文化的传承。因此,“珍籍”不仅代表了知识的珍贵,也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
提到“珍籍”,我联想到的是历史的沉淀、智慧的积累和文化的传承。这个词带有一种庄重和敬畏的情感,让人想到那些被小心翼翼保存的古老书籍,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观过一些图书馆和博物馆,那里展示的珍籍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珍籍”:
在时光的长河中,
珍籍如星辰般闪烁,
每一页都是历史的见证,
每一行都是智慧的结晶。
想象一幅画面:在一间古色古香的书房中,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一张古老的桌子上,桌上摆放着几本泛黄的珍籍,空气中弥漫着书香和历史的气息。这样的场景会让人产生一种宁静和敬畏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are book”(稀有书籍)或“antiquarian book”(古董书籍),它们都强调了书籍的稀有性和历史价值。
通过对“珍籍”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书籍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代表了知识的珍贵,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珍籍”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内涵。
1.
【珍】
(本义:珠玉等宝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珍,宝也。 、 《周礼·典瑞》。注:“王使之瑞节。”-珍圭。 、 《楚辞·招魂》。注:“金玉为珍。”-多珍怪些。 、 《淮南子·主术》-珍怪奇物。 、 《荀子·解蔽》-远方莫致其珍。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希世之珍。 、 清·周容《芋老人传》-堂有炼珍。
【组词】
珍积、 珍翰、 珍币、 珍赂、 珍瑰
2.
【籍】
(形声。从竹,耤(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籍,簿书也。 、 《周礼·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 、 《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掌邦国宾客之体籍。 、 《左传·成公二年》-非礼也勿籍。 、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 明·顾炎武《复庵记》-宫观之籍。
【组词】
籍口、 籍戎、 籍地、 削籍、 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