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5:07
词汇“梭幅”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基于假设对其进行分析。
假设“梭幅”是一个纺织领域的术语,它可能指的是织布时梭子(一种用于传递纬线的工具)在织机上的**范围或幅度。
在纺织专业领域,“梭幅”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参数,用于描述织机的性能或织物的特性。在文学或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见,除非是在讨论纺织工艺或历史时。
同义词:纬幅(可能指纬线的宽度或范围) 反义词:经幅(假设指经线的宽度或范围,如果存在的话)
由于“梭幅”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如果它是方言或行业术语,可能源自对纺织工艺的描述。
在纺织文化中,梭幅可能代表了传统工艺的精细和技术的传承。在社会背景中,它可能与手工艺人的技艺和经验相关联。
对于不熟悉纺织工艺的人来说,“梭幅”可能带来一种陌生和专业的感觉,而对于了解这一领域的人来说,它可能唤起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欣赏。
由于“梭幅”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接触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关于传统手工艺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梭幅”来描绘织布的场景:
穿梭于经纬之间,
梭幅轻舞,织就岁月静好。
结合纺织机的图片和梭子在织机上穿梭的声音,可以更好地理解“梭幅”的实际意义和它在纺织过程中的作用。
如果“梭幅”是特定文化的术语,那么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由于“梭幅”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对其的理解和应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领域或文化背景。在学*语言时,了解这些特定术语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和理解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
1.
【梭】
(形声。本义:织机的构件) 梭子。
【引证】
《通俗文》-梭,织具也。 、 唐·白居易《朱陈村》-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纷。
【组词】
梭布、 穿梭;无梭织机;梭杼、 梭肚、 梭布
织布梭往复的次数。
【引证】
唐·王建《织锦曲》-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
2.
【幅】
(形声。从巾,畐(fú)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声符“畐”训“满”(参“福”字条),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布帛的宽度(广)与“满”有相通之处,故可以引申。本义: 布帛的宽度)。
同本义。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今为布帛、呢绒等宽度的通称。
【引证】
《说文》-幅,布帛广也。 、 《汉书·食货志》-布帛二尺二寸为幅。 、 《仪礼·士丧礼》。注:“半幅一尺,终幅二尺。”-半幅终幅。 、 《诗·小雅·采菽》。注:“邪缠束,故名邪幅。”-邪幅在下。 、 《后汉书·符融传》。注:“以一幅为之。”-幅巾。
【组词】
单幅,双幅;宽幅的白布;幅裂、 幅巾、 幅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