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6:42
惭愧无地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感到非常羞愧,以至于觉得没有地方可以躲避这种羞愧感。它形容人的羞愧感极其强烈,几乎到了无法自容的地步。
在文学作品中,惭愧无地 常用来描绘人物因犯错或失败而感到极度羞愧的情感。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组来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感到非常抱歉或自责。在专业领域,这个词组可能不太常见,但在某些需要表达强烈情感的场合,如心理咨询或自我反省时,可能会用到。
同义词: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愧疚万分 反义词:自豪满满、得意洋洋、自信满满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程度的强弱,而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相反的情感状态。
惭愧无地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它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于羞愧感的重视和表达方式。
在文化中,羞愧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能够促使人们反思和改正错误。惭愧无地** 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中常用来表达对错误行为的深刻反省和自责。
惭愧无地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尴尬、自责和不安。它可能影响人们的自我评价和社交行为,促使人们避免重复错误。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因为一次严重的疏忽而感到惭愧无地,那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责任和细心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 惭愧无地 融入表达内疚和自责的情感:
月光下,我独自徘徊,
心中惭愧无地,悔恨难排。
曾经的誓言,如今化作尘埃,
只愿时光倒流,重来。
惭愧无地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低头不语,面红耳赤的画面,或者是一种沉重、压抑的音乐旋律,传达出内心的羞愧和不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shamed to the core" 或 "mortified",它们也表达了极度的羞愧感,但在表达方式和语境上有所不同。
惭愧无地 这个词汇在表达强烈羞愧感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情感的强度,还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于道德情感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
似道得词,惭愧无地。
每月薪俸终不过二百元左右,就此一点,已足使我们~。
1.
【惭】
(形声。从心,斩声。本义:羞愧)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慙,媿也。 、 《小尔雅》-不直失节谓之慙。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富者有惭色。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大惭。
【组词】
大言不惭;惭叹
2.
【愧】
(形声。从心,鬼声。本义:惭愧)。
同本义。同“媿”。
【引证】
《礼记·儒行》-小则如愧。 、 《诗·大雅·抑》-尚不愧于屋漏。 、 《诗·小雅·何人斯》-不愧于人。 、 《魏书·列女传》-虽颜惭未知心愧。 、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 清·周容《芋老人传》-能不愧老人之言否。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下恐愧吾师矣。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兹游快且愧矣。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兼愧贵家子。
【组词】
愧心、 愧悔、 愧服、 愧灼、 愧天作人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