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4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5:03
词汇“椎埋狗窃”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
“椎埋狗窃”字面意思是指用椎(一种古代的打击工具)埋葬(或掩埋)狗(或动物),窃取(或偷盗)。这个成语比喻行为卑鄙、手段恶劣。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不端、手段卑劣的人或行为。在口语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讨论中,这个成语会被提及。
这个成语的来源不详,可能是古代人们对某些恶劣行为的形象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固定为一个成语,用以形容那些行为卑劣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道德和品行的修养,因此对于那些行为不端的人,社会舆论通常持批判态度。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负面、厌恶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不道德、不正当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某些人的行为极其不端,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们的行为。
在创作中,可以将这个成语融入到一个故事情节中,用以描述一个角色的恶劣行为,增加故事的戏剧性。
由于这个成语描述的是一种恶劣行为,可能会联想到一些阴暗、肮脏的画面,或者是一些低沉、不悦的音效。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underhanded”或“dishonest”,可以传达类似的意思。
“椎埋狗窃”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用来形容恶劣行为的词汇,它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道德行为的重视。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丰富表达方式。
自绛灌至申屠嘉,皆向时棰埋狗窃之人。
1.
【椎】
椎骨。
【引证】
《素问·刺热篇》。王冰注:“脊节谓之椎。”-三椎下间主胸中热。
【组词】
胸椎;腰椎
锥(锥属植物)的古称。
【引证】
《集韵》-椎,木名。似栗而小。
2. 【埋】
3.
【狗】
(形声。从犬,句(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 《易·说卦传》-艮为狗。 、 《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 、 《史记·秦本纪》-以狗御蛊。 、 《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
4.
【窃】
(会意。 从米,以米为穴,意为虫在穴中偷米吃,是会意字。本义: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窃,盗自中出曰窃。 、 《墨子·公输》-敝舆而欲窃之。 、 《周礼·山虞》-凡窃木者有刑罚。 、 《礼记·礼运》-小臣窃。 、 《诗·桑中序》-相窃妻妾。 、 《书·微子》-乃攘窃神祗之牺牲牲用。 、 陆机《辩亡论上》-奸臣窃命。
【组词】
窃窥、 失窃、 偷窃、 窃宝;窃铁、 窃药、 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