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3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38:31
“三家诗”通常指的是古代诗歌的三个主要流派或风格,即“风”、“雅”、“颂”。这些术语源自《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三个部分:
在文学领域,“三家诗”常用来指代《诗经》的三个部分,用以分析和研究古代诗歌的风格和内容。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学术讨论和文学批评中经常出现。
“三家诗”这个词汇直接来源于《诗经》的分类,其词源清晰,历史演变主要体现在对这些诗歌的研究和解读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三家诗”的理解和评价也在不断变化。
在文化中,《诗经》被视为经典,其“三家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古代社会、历史和哲学的重要资料。这些诗歌反映了周代的社会结构、信仰和道德观念。
“三家诗”给人以古典、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礼仪、音乐和诗歌创作。这些诗歌的情感表达多样,从民间的朴素到宫廷的典雅,再到祭祀的庄严,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在学*和研究**古代文学时,我经常接触到“三家诗”的概念,这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多样性和深度。
在创作一首现代诗歌时,我可以借鉴“三家诗”的风格,结合现代主题,创作出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作品。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的诗人在竹林中吟诵“三家诗”,背景音乐是古琴的悠扬旋律,这样的联想让人感受到一种古典美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诗歌分类可能不常见,但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的诗歌传统,如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来探讨诗歌形式的多样性。
“三家诗”不仅是《诗经》的分类,也是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一概念的学,我更加欣赏古代诗歌的丰富性和深度,也认识到诗歌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
3.
【诗】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同本义。
【引证】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说文》-诗,志也。 、 《国语·鲁语》-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 、 《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组词】
诗筒、 诗瓢、 诗友、 诗虎、 诗流、 诗案、 诗眼、 诗债、 诗传、 诗狱
1. 【三家】 极言人户之少; 指春秋鲁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指春秋晋之三卿韩﹑赵﹑魏; 指汉代传《诗》的齐﹑鲁﹑韩三派; 指汉代传《尚书》的欧阳﹑大夏侯﹑小夏侯三派; 指解说《春秋》的左氏﹑公羊﹑谷梁三派; 指古代天文学中的盖天﹑宣夜和浑天三种学派; 指三皇; 指夏﹑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