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5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55:06
词汇“[宓机绢]”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这个词汇似乎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打字错误、特定领域的术语或者是某个方言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具体的信息和上下文,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进行分析。
由于“[宓机绢]”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我们无法给出确切的基本定义。如果这是一个打字错误,那么它可能是指“密机绢”,即一种质地紧密、细腻的丝织品。
如果“[宓机绢]”是指“密机绢”,那么它可能在描述纺织品时使用,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用来形容某种高级的、精致的丝绸。
由于词汇的不确定性,以下句子是基于假设的“密机绢”:
如果“[宓机绢]”是指“密机绢”,同义词可能包括“细绢”、“绸缎”等,反义词可能是“粗布”、“麻布”等。
由于“[宓机绢]”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探讨其词源和演变。
如果“[宓机绢]”是指“密机绢”,它可能与的丝绸文化有关,丝绸在历史上一直是一种重要的贸易商品和文化象征。
对于“密机绢”,人们可能会联想到高贵、精致和传统工艺。
由于词汇的不确定性,个人应用无法具体展开。
如果“[宓机绢]”是指“密机绢”,可以尝试将其融入到诗歌中:
轻抚密机绢,
细腻如春水。
古韵今犹在,
织就千秋美。
对于“密机绢”,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光滑、细腻的丝绸表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丝绸摩擦时的细微声响。
如果“[宓机绢]”是指“密机绢”,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丝绸作为一种普遍的纺织品,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应的文化和术语。
由于“[宓机绢]”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我们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如果它是一个打字错误或者是特定领域的术语,那么了解其正确的形式和上下文将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性和上下文是理解词汇意义的关键。
1.
【宓】
安宁。
【引证】
《说文》。段注:“此字经典作密。”-宓,安也。 、 《淮南子》-宓穆休于太祖之下。
秘密,不公开。
【引证】
庾信《哀江南赋》-豺牙宓厉,虺毒潜吹。
2.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
3.
【绢】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肙(yuān)声。本义:生丝织物。厚而疏者称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绢,缯如麦绢者。从糸,肙声。谓粗厚之丝为之。 、 《墨子·辞过》-治丝麻,捆布绢,以为民衣。
【组词】
绢地、 绢帖、 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