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3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35:08
摄论宗:摄论宗是**的一个宗派,主要依据《摄大乘论》(简称《摄论》)进行教义的阐释和实践。《摄论》是由印度大师无著所著,后由真谛等译师传入。摄论宗强调大乘的中心思想,即“摄一切法”,认为一切法都可以被大乘**所摄受。
在专业领域中,摄论宗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对象,涉及其教义、历史、影响等方面。在文学作品中,摄论宗可能被提及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或者在讨论哲学时作为一个例子。在口语中,除非是徒或学者,普通人可能不太会使用这个词汇。
同义词:大乘宗、菩萨宗(都是指大乘**的宗派,但具体教义和经典依据可能有所不同)
反义词:小乘宗(指上座部,与大乘在教义和实践上有显著差异)
摄论宗的名称来源于其所依据的经典《摄大乘论》。随着在的传播和发展,摄论宗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义体系和修行方法。在**史上,摄论宗与唯识宗、华严宗等并列为重要的大乘宗派。
摄论宗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教义和实践对的思想、哲学乃至文学艺术都有深远影响。在社会背景中,摄论宗的传播与当时社会的需求、文化交流密切相关。
摄论宗作为一个**宗派,可能让人联想到深奥的哲学思考、宁静的修行生活以及对众生的大爱。对于信仰者来说,它可能代表着一种精神追求和心灵寄托。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接触到文化或参与相关活动,可能会遇到摄论宗的概念,例如在阅读经典或参加讲座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摄论宗的静谧殿堂, 心随菩提,摄受万象。 菩萨行愿,渡尽苦海, 一念清净,万法归藏。”
摄论宗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寺庙、静谧的禅修场景,以及悠扬的音乐,如梵呗或经文诵读。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韩国,也有类似的大乘宗派,但名称和具体实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日本的真言宗、天台宗等,虽然教义有所差异,但都体现了大乘**的精神。
摄论宗作为的一个宗派,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其重要性,也在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上具有深远意义。了解摄论宗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它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和影响。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1.
【摄】
(形声。从手,聂声。本义:牵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摄,引持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摄车从之。
【组词】
摄力、 摄弓、 摄水
2.
【论】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引证】
《说文》-论,议也。 、 《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 、 《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坐而论道。 、 《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留连论诗。 、 《资治通鉴·汉纪》-与蒙论议。 、 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几人论议。
【组词】
论道、 论黄数黑、 论冒
3.
【宗】
(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宗,尊祖庙也。 、 《虞书》。传:“主郊庙之官。”-汝作秩宗。 、 《周礼·肆师》-凡师甸用牲于社宗。 、 《仪礼·士昏礼》-承我宗事。 、 《诗·大雅·凫鹥》-既燕于宗。 、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 、 《孔子家语》-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
【组词】
宗守、 宗邑、 宗稷、 宗仪、 宗彝、 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