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3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7:00
关键词:共鸣
“共鸣”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因频率相同而产生的共振现象。在基本含义上,它也可以指人们在情感、思想或经历上的相互理解和感同身受。
“共鸣”一词源自拉丁语“resonare”,意为“回响”。在古代,它主要用于描述声音的回响和共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情感和思想上的相互理解。
在现代社会,“共鸣”常被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理解。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中,人们经常讨论某个话题或**是否能引起大众的共鸣。
“共鸣”这个词给我带来温暖和连接的情感反应。它让我想到人与人之间深刻的理解和情感联系,以及在困难时刻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分享会中,我讲述了自己的一段艰难经历,许多听众表示他们也有类似的经历,并感到共鸣。这种共鸣让我们感到不再孤单,增强了彼此的联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共鸣”:
在寂静的夜里,
星光与心灵共鸣,
每一颗闪烁,
都是远方的回声。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两个人在星空下交谈,星光在他们之间闪烁,象征着他们之间的共鸣。在音乐中,某些旋律和和声可以产生共鸣效果,让人感到情感上的共振。
在不同语言中,“共鸣”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情感或思想上的相互理解——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西班牙语中,“resonancia”可以表示共鸣。
“共鸣”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理解物理现象,还让我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通过学和使用“共鸣”,我更加珍惜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和理解。
1.
【关】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门闩。闩门的横木。
【引证】
《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 《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组词】
关牡、 关楗、 关龠
2.
【键】
(形声。从金,建声。本义:鼎上贯通两耳的横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谓鼎扃也。以木横关鼎耳而举之。非是则既炊之鼎不可举也。故谓之关键。”-键,铉也。
3.
【词】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词,意内而言外也。 、 《世说新语·轻诋》-词色甚强。 、 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宗臣《报刘一丈书》-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组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 词锋、 词不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