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1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17:45
“火伞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火焰像伞一样张开”,比喻烈日当空,炎热难当。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夏日酷热的景象,常用来形容天气极其炎热。
在文学作品中,“火伞张”常用于描写夏日酷暑,增强文本的氛围感。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直接用“火伞张”来形容天气热,尤其是在讨论天气预报或日常生活中的炎热体验时。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因为更倾向于使用精确的温度数据来描述天气状况。
同义词:烈日炎炎、骄阳似火、酷暑难耐 反义词:寒风刺骨、冰天雪地、凉风**
同义词在描述炎热天气时各有侧重,如“烈日炎炎”强调太阳的强烈,“骄阳似火”则强调太阳的热度如同火焰。反义词则用于描述寒冷或凉爽的天气。
“火伞张”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民间口头传承下来的形象表达。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并不罕见,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形象化表达。
在**文化中,夏季常常与炎热、干旱等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因此“火伞张”这样的成语在描述夏季天气时非常贴切。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天气的直观感受,也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适应。
“火伞张”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炎热、不适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汗水、口渴、寻找阴凉等夏日特有的体验,影响着人们对天气的感知和应对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遇到酷热的夏日,我都会想起“火伞张”这个成语,它帮助我更生动地描述和理解那种难以忍受的炎热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火伞张开在无云的天,汗水如雨下,心却向往着凉风的轻抚。”
视觉上,“火伞张”让人联想到烈日下的景象,如地面上的热浪、闪烁的光斑。听觉上,可能联想到蝉鸣、风扇的嗡嗡声等夏日特有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corching sun”或“blazing heat”,虽然不如“火伞张”那样形象生动,但也传达了类似的炎热感。
“火伞张”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帮助我们更形象地理解和描述自然现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卓午从他火伞张。
1.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2.
【伞】
(繖为傘的古字)。
特指伞盖。长柄,圆顶,伞面边缘有流苏下垂,也称马伞。古代仪仗的一种,用不同颜色区别品级的高下。知府以上用黄色,知州以下用蓝色。
【引证】
《魏书·裴延传》-服素衣,持白伞白幡。 、 《儒林外史》-人只看见他大门口,今日是一把黄伞的轿子来…。
【组词】
伞子、 伞扇、 伞竿、 伞檐
3.
【张】
帐幔,帷幕。 同: 帐
【引证】
《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 、 《史记·高祖本纪》-张饮三日。 、 《汉书·疏广传》-供张东都门外。
胀满。 同: 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 、 《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 、 《淮南子·缪称》-亭历愈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