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0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04:42
垂爱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上级或长辈对下级或晚辈的关爱和照顾。它通常带有一种恩赐或特别关注的意味,暗示这种关爱是出于一种高位对低位的施予。
在文学作品中,“垂爱”常用来描述君主对臣子的恩宠,或者长辈对晚辈的特别关怀。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的表达中,它能够传达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尊重。在专业领域,如历史或政治学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历史上君主或领导人的政策或行为。
同义词:宠爱、关怀、恩宠 反义词:冷落、忽视、漠视
同义词中的“宠爱”和“恩宠”都强调了特别的喜爱和优待,但“宠爱”可能更多用于个人关系中,而“恩宠”则常用于官方或正式的语境。反义词则表达了完全相反的情感和态度。
“垂爱”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垂”字有下降、传递的含义,而“爱”则是喜爱、关心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于表达上级对下级的关爱。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辈和上级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垂爱”这个词体现了这种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关系和期望。它强调了社会等级中的关爱和责任。
使用“垂爱”这个词时,我联想到的是一种温暖和安全感,因为它传达了一种被特别关注和照顾的感觉。这种情感反应可能让人感到被珍视和重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团队项目中感受到领导的垂爱,他们不仅给予我指导,还在关键时刻支持我,这让我感到非常感激和动力十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垂爱”:
春风垂爱,轻抚过新绿的枝头, 带来了希望,和无尽的温柔。
视觉上,“垂爱”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照耀在身上,或是长辈慈祥的目光。听觉上,可能是柔和的音乐,或是长辈温柔的话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avor”或“benevolence”,但这些词没有“垂爱”中那种上下级关系的特定含义。
“垂爱”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关爱,还体现了社会等级和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关系。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爱】
(形声。从心,旡(jì)声。本义:亲爱;喜爱)。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引证】
《尔雅》-惠,爱也。 、 《说苑·说丛》-爱施者,仁之端也。 、 《法言》-君子自爱,仁之至也。 、 《孝经》。沈宏曰:“亲至结心为爱。”-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 《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 、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战国策》-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夫人甚爱女。 、 唐·韩愈《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
【组词】
爱幸、 爱乐、 爱敬、 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