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5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51:08
堕指(duò zh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手指因寒冷而僵硬或失去知觉。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极度的寒冷,使得人的手指无法灵活**,甚至感觉不到手指的存在。
在文学作品中,“堕指”常被用来描绘严冬的寒冷,增强场景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手指冻僵了”等更为直白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医学,可能会使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寒冷对人体的影响。
同义词:冻僵、麻木、失去知觉 反义词:灵活、温暖、舒适
“堕指”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用来描述因寒冷而导致的手指僵硬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中仍被保留和使用。
在**文化中,冬季的寒冷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因此“堕指”这样的词汇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用以描绘冬天的严酷。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与农村或户外工作者的经历相关,因为他们更容易在寒冷环境中工作。
“堕指”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寒冷、不适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冬天的严寒和身体的痛苦,可能会引起人们对保暖和舒适的渴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冬季登山活动中体验过手指堕指的感觉,那种无法控制手指的无力感和不适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寒风如刀,割裂了天空的宁静,我的手指堕指,失去了往日的灵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冬日雪景的画面,人们的手指因寒冷而变得僵硬,无法动弹。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寒风呼啸的声音,加剧了寒冷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ingers turning numb”或“fingers freez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寒冷和不适的感觉是相似的。
“堕指”这个词汇虽然不常在日常口语中使用,但在文学和特定语境中,它能够有效地传达寒冷和不适的感觉。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细腻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1.
【堕】
损毁;败坏。
【引证】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堕军实而长寇仇。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不能以游堕事。
【组词】
堕圮、 堕泥、 堕域、 堕突
2.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