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3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37:22
“后宫”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帝王或贵族的妻妾居住的地方,通常包括多位女性成员。基本含义是指一个男性拥有多个配偶或性伴侣的环境,这种环境通常伴随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复杂的权力关系。
在文学中,“后宫”常被用来描述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女性之间的斗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比喻任何充满竞争和权力斗争的环境。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后宫”被用来研究古代社会的性别关系和权力结构。
同义词:内宫、妃嫔院、妻妾群 反义词:单身、独身
同义词“内宫”和“妃嫔院”更加正式和传统,而“妻妾群”则更加直白和现代。反义词“单身”和“独身”则强调了没有配偶或性伴侣的状态。
“后宫”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帝王的妻妾居住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实际的居住地,也指代这种多配偶制度下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
在**传统文化中,后宫是权力和欲望的象征,也是性别政治的焦点。后宫中的女性往往被剥夺了自由和权利,她们的命运往往取决于男性的意志。这种制度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控制。
“后宫”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禁忌的色彩,同时也让人联想到权力斗争和情感纠葛。它可能引发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也可能激发对权力游戏的好奇。
在阅读历史小说时,我经常遇到“后宫”这个词,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女性的处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后宫”:
在金碧辉煌的后宫深处,
爱与恨交织成无形的网,
每个角落都藏着秘密,
每个眼神都诉说着欲望。
想象一幅画面:华丽的宫殿,穿着华丽服饰的女性,复杂的宫廷音乐,这些都能让人联想到“后宫”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如日本的“后宫”(後宮)或阿拉伯的“后宫”(حُجْر),虽然具体形式和名称不同,但都指代类似的制度和环境。
“后宫”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它揭示了古代社会的性别关系和权力结构。在现代语境中,它仍然可以用来比喻复杂的权力斗争和人际关系。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并在语言表达中更准确地使用它。
1.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2.
【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房屋形。在穴居野处时代也就是洞窟。外围象洞门,里面的小框框象彼此连通的小窟,即人们居住的地方。本义: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以后才特指帝王之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宫,室也。 、 《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 《释文》-古者贵贼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 、 《礼记·内则》-父子皆异宫。 、 《诗·豳风·七月》-上入执宫功。 、 《易·系辞下》-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 《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 《战国策·秦策一》-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 《墨子·号令》-父母妻子,皆同其宫。 、 《战国策·齐策》-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下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