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2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24:48
发笑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发出笑声,即因为某种原因而笑出声来。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人们在感到快乐、有趣、滑稽或者尴尬时所表现出的生理反应。
在不同的语境中,“发笑”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发笑”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基本结构和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其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发笑”可能有着不同的社会意义和功能。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笑被视为一种社交润滑剂,有助于缓解紧张和尴尬的气氛。
“发笑”通常与积极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如快乐、幽默和轻松。它也可能与尴尬或不适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某些社交场合中。
在日常生活中,“发笑”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例如,在观看喜剧电影时,人们可能会因为剧情的幽默而发笑。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发笑”来描绘一个欢乐的场景: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 孩子们追逐,笑声连连。 发笑的瞬间,快乐无限, 生活的美好,在此展现。
“发笑”可以让人联想到欢快的笑声和笑脸,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通常与快乐和满足感相关。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发笑”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rst into laughter”或“laugh out loud”。
“发笑”是一个简单但功能强大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基本的生理反应,还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2.
【笑】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笑,喜也。 、 《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 、 《易·萃》-一握为笑。 、 《诗·卫风·氓》-载笑载言。 、 、 《列子·汤问》-两小儿笑曰。 、 《论语·宪问》-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 《聊斋志异·狼三则》-止增笑耳。 、 《列子·汤问》-笑而止之。 、 清·周容《芋老人传》-笑而不顾。
【组词】
笑唏唏、 笑咍咍、 笑浪、 笑面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