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3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35:37
词汇“恣擅”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可能是一个误拼或非常用词汇。为了确保分析的准确性,我们需要确认“恣擅”是否为正确词汇。如果“恣擅”是误拼,我们可以考虑其可能的正确形式,如“恣意”或“擅权”,并针对这些词汇进行分析。
假设我们选择“恣意”进行分析:
“恣意”字面意思是指放纵自己的意愿,不受限制或约束。基本含义是指随心所欲,任意行事。
“恣意”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恣”和“意”组成。“恣”原指放纵,“意”指意愿。随着时间的推移,“恣意”逐渐被用来形容不受限制的行为或情感。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庸之道和节制,因此“恣意”往往带有负面含义,被视为不理智或不负责任的行为。
“恣意”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由、放纵和无拘无束,但也可能带来不负责任和混乱的负面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提醒自己或他人不要恣意行事,要考虑后果和责任。
在诗歌中,“恣意”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界的自由和美丽,如“春风恣意吹拂,花开满园”。
“恣意”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由奔放的画面,如广阔的草原上自由奔跑的马群,或是轻快的音乐,如爵士乐中的即兴演奏。
在英语中,“恣意”可以对应“unrestrained”或“unbridled”,这些词汇也传达了不受限制的含义。
“恣意”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生动地描述放纵和自由的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恣意”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恣】
(形声。从心,次声。本义:放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恣,纵也。 、 《淮南书》。注:“放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 、 《庄子·大宗师》。李注:“自得貌。”-遥荡恣雎。 、 《荀子·解蔽》-无正而恣雎。 、 《吕氏春秋·禁塞》-而无道者之恣行。 、 《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 、 《史记·李斯传》-有无下而不恣睢。 、 李白《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身事。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恃恩自恣。
【组词】
恣逆、 恣逞、 恣横、 恣逸、 恣睢、 恣横、 恣擅、 恣骜
2.
【擅】
(形声。从手,亶(dǎn)声。本义:独揽,专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媾壹也。-擅,专也。 、 《诗·狡童序》-权臣擅命也。 、 《史记·魏豹彭越传》-擅将其兵。 、 《商君书·修权》-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
【组词】
擅恣、 擅政、 擅柄、 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