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1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15:52
“娘儿”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指代年轻女性或少女。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有时带有一定的亲昵或戏谑的意味,尤其是在口语中。
在文学作品中,“娘儿”可能用来描绘一个活泼、天真的少女形象。在口语交流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称呼年轻女性,有时带有亲切感,但也可能因语境不同而带有不同的情感色彩。在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日常对话中。
同义词中,“少女”和“姑娘”较为中性,而“小姑娘”则带有更多的亲昵感。反义词则主要指代年长的女性。
“娘儿”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用来指代年轻的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所变化,但基本保持了指代年轻女性的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娘儿”可能带有一定的性别角色期待,如期待年轻女性温柔、贤淑。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的使用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文化期待。
“娘儿”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青春、活力和纯真。在不同的语境下,它可能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如亲切、喜爱或戏谑。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用“娘儿”来称呼邻居家的年轻女孩,表达一种亲切和友好的态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娘儿笑颜如花,青春的气息在空气中飘荡。”
想象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个小女孩在花园中嬉戏,她的笑声清脆悦耳,这个场景与“娘儿”这个词汇紧密相连。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lass”或“girl”,但它们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娘儿”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语境变化,了解其用法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的细微差别是非常重要的。
1.
【娘】
(形声。从女,良声。本义:对妇女的泛称,多指少女)。
同本义。
【引证】
古乐府《子夜歌》-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
【组词】
渔娘;厨娘;婆娘;老板娘;娘行、 娘们、 娘娘庙、 娘子关、 新娘;姑娘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