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1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15:36
冥迷(míng mí)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模糊不清、难以分辨的状态。它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或情况复杂、难以理解或捉摸。
“冥迷”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冥”指深邃、幽暗,“迷”指迷失、不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主要用来形容难以理解或分辨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冥迷”可能与道教或中的某些概念相关,如“冥界”、“冥想”等,这些概念都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冥迷”这个词给人一种神秘、深邃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迷雾、梦境或未知的领域。它带有一种探索和好奇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山中徒步时遇到浓雾,那种冥迷的感觉让我对自然界的神秘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冥迷”:
在冥迷的夜色中,
星辰隐匿,月光朦胧,
心灵在无边的黑暗中徘徊,
寻找那一丝光明的踪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浓雾覆盖的山林,给人一种冥迷的感觉。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神秘的背景音乐,如钢琴曲,来增强这种冥迷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obscure”或“enigmatic”,它们也有模糊、难以理解的意思,但具体的文化和语境差异可能会有所不同。
“冥迷”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含义,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还带有一种神秘和探索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冥】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mì)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冥,幽也。 、 《广雅》-冥,暗也。 、 《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 、 《诗·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 《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 、 《汉书·五行志》-其庙独冥。
【组词】
冥冥、 冥冥灭灭、 冥蒙、 冥升、 冥幻
2.
【迷】
(形声。从辵(chuò),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迷,惑也。 、 《书·舜典》-烈风雷雨弗迷。 、 《韩非子·解老》-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 、 《离骚》-及行迷之未远。 、 《楚辞·惜诵》-迷不知宠之门。 、 《聊斋志异·促织》-迷其所在。 、 《楚辞·九章·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 杜牧《阿房宫赋》-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其若迷。 、 、 清·姚鼐《登泰山记》-道中迷雾。
【组词】
迷离徜彷、 迷罔;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