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1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15:16
强忍:指在面对困难、痛苦或不愉快的情况时,通过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或反应,不表现出来。
强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强”和“忍”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强”表示力量或意志,“忍”表示忍受或克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强忍”。
在许多文化中,强忍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东方文化中,如**和日本,人们常常被教导要忍耐和克制自己的情绪。
强忍常常让人联想到坚韧和毅力,同时也可能带来压抑和内伤的感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需要保持冷静和自制。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强忍的情况,比如在一次重要的面试中,尽管感到紧张,但我强忍着不表现出来,最终成功获得了工作机会。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强忍”来表达情感的复杂性:
在寂静的夜里,我强忍着思念,
不让泪水滑落,不让心碎声响。
强忍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紧闭双唇、眉头紧锁的画面,或者是一首旋律缓慢、充满压抑感的音乐。
在英语中,“强忍”可以对应为“suppress”或“restrain”,在不同文化中,对于情绪的表达和克制有着不同的态度和*惯。
强忍是一个在多种语境中都有重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涉及个人的情绪管理,还反映了文化和社会对个人行为的期望。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强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复杂的情感和社交场合。
1.
【强】
强制,强迫。
【引证】
《考工记·梓人》-强饮强食。 、 《左传·文公十年》-三君皆将强死。
【组词】
强匄、 强媒硬保、 强劝架、 强邀、 强风情、 强为、 强起
劝勉。
【引证】
《周礼·司谏》。注:“犹劝也。”-强之。 、 《孟子》-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2.
【忍】
(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忍,能也。 、 《广雅》-忍,耐也。 、 《论语·八脩》。皇疏:“忍,犹容耐也。”-是可忍也。 、 《庄子·让王》-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 、 《左传·成公二年》-吾子忍之。 、 《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谋。 、 《吕氏春秋·去私》-忍所私以行大义。 、 清·林觉民《与妻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组词】
忍事、 忍容、 忍顺、 忍从、 忍羞、 忍气、 忍垢、 忍丑、 忍耻、 忍痛